电话:18985269115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职场潜规则

曾经甘愿“被啃” 现在后悔莫及

来源:www.12114rc.com 时间:2014-04-25 作者:付歌 浏览量:

倾诉人:钟阿姨;倾诉时间:1129日;倾诉方式:热线

    “其实,这些都是家务事,但是,不说出来,心里挺难受的!”当记者接通电话后,一位自称姓钟的阿姨闷闷不乐地说道,作为父母养育孩子,并不需要孩子如何报答,但至少要知道感恩。不知道是自己全权包揽了孩子该做一切,还是孩子的感情淡漠,孩子对她所做的一切,却丝毫没有感动过,相反,还认为是父母应该做的。

    其实父母都愿为儿女付出全部,为的就是他们能幸福生活。我和老伴跟绝大多数的父母一样,从小细心地呵护着儿子的成长,伴随着他成家立业。更令我感到高兴的是,我退休没多久也抱上了孙子。这个小宝贝的出生,让我们老两口心甘情愿地改变我们原有的计划,专专心心地在家里当上了“研究孙”。

    在外人看来,我们看似是幸福的,没有什么负担——儿子和儿媳都有份稳定的工作,我和老伴身体都还不错,有大把的时间丰富我们晚年生活。但是,退休过后,我们才发现,在家里呆着却比上班还忙,以前单位同事、朋友还组织一下,周末去郊外游玩,打打小麻将什么的,可是现在,连续三年,我和老伴都没有了自己的生活。

    而我们的所作所为,就是让孩子放心工作,考虑到自己还年轻,退休后怕空虚,帮他们减轻负担,于是,全权承担起孙子的教育费和生活费。无聊的时候,我们带着孙子上凤凰山,闲暇之余,几个朋友就坐下来聊天,基本上很多离退休职工,晚年的生活都和我们一个样。年轻人奔事业忙,没空带小孩,我们当老的应该支持和理解。

    毕竟,我们也曾这样过来的,只是当时我们要养老又要养小,工资低吃苦在前,尝遍了生活的辛酸。现在为了让孩子们轻松一点,我们自然要为他们减轻一些负担,让他们轻装上阵,生活过得更幸福些,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愿望吗?于是,像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一样,开始了中国式的教育,儿子就是我们的终生事业,从上学的时候开始,家里的一切事宜,绝不会让儿子去干,只要把学习搞好,比什么都重要。

     儿子学习算是过得去,考上了一所还算过得去的大学,毕业后,找了一份过得去的工作。为了让儿子能安心工作,跟以前一样,我们什么也不让他干,把工作做好就是大事。儿子恋爱结婚,我们也担心给他增加负担,从装新房到结婚,我们也没让儿子来插手,就是考虑到别让这些事,让他在工作上分心。

    儿子如此,儿媳也如此,作为现代的公婆,自然也要考虑到儿媳的难处,干脆两个孩子结婚后的家务事,也一同包揽了。我们在单位也是老资格,快退休的人,得过且过吧,让年轻人和我们住在一起,也好彼此有个照应。我和老伴还商量好,儿子都成家立业了,退休过后,我们两老一起去上老年大学,学学京剧和书法,每年到国内国外游行两次……算是弥补一下这几十年来操劳的心。

    可是,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,3年前,我退休正好孙子出生,我和老伴开开心心地当上了“研究孙”。年轻人有他们的生活,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没有负担,带孙子的费用我们和亲家一起承担。渐渐地,孙子也算是拉扯大了,我和老伴也感到精力远远不如从前。我们便和儿子儿媳商量,现在,孙子已上幼儿园,他们可以自己带了!

    没想到的是,儿子说自己工作太忙,尤其是年底工作量太多,没有时间照顾孩子。儿媳说要学习,每隔一段时间要考试,还是没有时间带孩子。亲家呢?自己还带着一个孙子,更没有精力去管孙子了!每天,两人下了班都在外吃饭,说是有应酬,偶尔回家吃顿饭,也不会照看孩子或是帮忙做点家务。有时,甚至衣服和被套放在卫生间,都由我来为他们洗,无论生病还是上幼儿园,带孙子倒是成了我们两老口的主要任务了,偶尔有事耽误了带孙子,感觉还有点过意不去。

     现在,我们的晚年生活就围着下一代来转,其实,我也很羡慕和我一起退休的同事,年初去趟海南,年中去趟拉萨或新疆,儿女挺体谅他们,还主动提出自己白天上班,孩子由父母带,晚上和周末自己带孩子,逢年过节总少不了给父母拜个节。问起我来,我和老伴哪都没去,每天就忙家里一摊事,都觉得时间不够。过个年过个节什么的,儿子和儿媳早就安排出去旅行了,孙子还小也只能由我们陪着。

    我有时还和老伴开玩笑,说自己是倒贴钱的保姆。现在,儿子和儿媳根本无法体谅作为父母的难处,偶尔想和老伴一起出去旅行或是做点自己想做的事,儿子和儿媳都反对。可是回想起来,今天的结果,是不是我们一手造成的呢?

【专家解答】付歌(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)

    钟阿姨的遭遇,不竟使我联想到《触詟说赵太后》的故事:我国古代战国时,赵国大臣触詟是如何去帮助太后的:赵太后作为一国之母,是不好劝说的,弄不好还要冒杀身之祸,但是“触詟说赵太后”却又是非常成功的。他说: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媪之送燕后也,持其踵,为之泣,念悲其远也,亦哀之矣。已行,非弗思也,祭祀必祝之,祝曰:‘必勿使反。’岂非计久长,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?”太后曰:“然。”

     我现在先把这段话翻译一下:触詟认为“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,就必须为他考虑长远的利益。您把燕后嫁出去的时候,拉着她的脚跟,还为她哭泣,不让她走,想着她远嫁,您十分悲伤,那情景够伤心的了。燕后走了,您不是不想念她。可是祭祀时为她祝福,说:‘千万别让她回来。’您这样做难道不是为她考虑长远利益、希望她有子孙能相继为燕王吗?”太后答道:“是这样。”

    在一般情况下,今天的孩子无论家庭背景怎样,家庭条件怎样,也无论经济条件怎样,在重视程度上,与他们的父母相相比较都是非常优越的;他们需要的东西绝大多数斗有了,他们不需要的东西,长辈也强塞给他们,在这一点上毋庸置疑。然而,恰恰是最有价值、孩子最需要的东西、让他们一生受用不尽的东西多数家长竟然是那样的吝啬,不愿意、不舍得、也没有能力给他们,这就是之中是小爱,而缺失了人间的“大爱”。

    父母对子女的爱,是天底下对大最无私的爱,他可以超越一切物质和精神的限制,可以说是人间的大爱。人和动物都具有这种爱,可人间的爱才叫做“大爱”,什么是人间大爱?这又是超出于其他动物的本能的爱。要说明这一点首先要排除人间之事,以免绝大多数家长产生阻抗。因为,当今社会人人是教育专家,人人有一套理论。动物的本能的大爱说起比较容易,可是动物也对自己的子女有所不同。比如鸟类在哺乳期过后,就会让自己的幼崽自己学会飞行;猛兽在过了哺乳期之后,也要让他们自己去觅食,有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抢食,这些故事都可以使那些有悟性者受到启发;不愿接受实施“大爱”者仍然坚持自己的吝啬。反正孩子的监护人是父母,至于给予孩子什么,将来家长遇到什么、得到什么,家长都应该有真实体会的的。

    从心理学上讲,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,其人格一般都是一种依赖型人格,而这样的孩子,将来也注定不会有出息的。

     我的老师、央视心理学访谈专家,已故重庆大学心理学刘东刚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:教育要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。他说:“任性乃万恶之源”。家庭生活的不和谐,与平时家务有直接或间接关系。教育孩子,既不要用保守的中国专制陈旧观念,又不要照搬照套西方洋鬼子光讲民主、自由,不要纪律约束的理论,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特点,顺其自然,因材施教,两者相互结合,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。刘教授把它称作“桌子理论”。童年需要适当专制,青少年需要适度民主,成人需要二者兼顾。我认为如果任其发展,最终只能走向两山两坪(及歌乐山、红军山,遵义中庄、泥桥)。这体现了家庭教育处理不当的走向和最终趋势。

    家庭教育的影响,刘教授用“屋檐水,点点滴出谁窝窝”,换句话说就是考的平时的积累使然。

   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:重庆市三医大有这样一个家庭:一对父子俩,关系曾一度紧张,矛盾激化,只好去请教心理咨询师,咨询师询问了整个事情的发展经过,原来矛盾是由于当领导的父亲和儿子的一段对话引起:

   父亲:你不好好的学习,长大以后只能当“棒棒”。

   儿子:当“棒棒”怎么了,“棒棒”也是革命工作,你不是也经常这样教育我妈?

   父亲:你不好好的学习,还不如死了算了!

    儿子:……死就死……(拿起桌上的水杯,砸向自己的头),我自己死,啊……

    父母:啊!失败呀,造孽呀…….

    于是父子俩人来到心理咨询室,咨询师经过咨询了解情况后,建议这一家人采用戏剧表演法,请求助者一家人重新再现上述情景。演完后一家人居然抱头痛哭,感慨万分,实现了互相原谅。最后,刘教授对这家人不失时机地上了一堂家庭教育课。他在讲座中不无感慨地税: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一定要注意,对孩子,不一定要求他非要读大学,当老总。他说:孩子将来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当自己的老板,比如擦皮鞋,也可以写小说,搞个发明创造什么的,也可以擦遍全世界,当个檫家,这也可以叫做机会不灭论嘛。

    天下所有的阿姨:教育孩子:即便是人有生理的缺点夜不要紧,关键是在于不要自我否定,自我毁灭。比如打篮球,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有姚明那么高,篮球打得那么好。但可不可以修改一下篮球比赛规则呀,比如我个子矮小,但是钻猫洞姚明就不如我啊,邓亚萍、袁隆平邓小平个子都不高,为什么他们都成为名人了呢?关键是人活着要有自信。

   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,而钟阿姨们这一批正好是第一批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,他们吃过苦,希望下一代能比他们幸福,但事得其反,失去了家庭责任心和责任感,以及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,家长如何让孩子增强家庭责任感的角度,现在的钟阿姨,实际上就是我们很多的父母,都面临这样的问题。首先作为父母,我们应该认识到,为孩子大包大揽,不是为孩子减负,只能让他们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。正确的教育方法是:从小就要对他们严格要求,遇到不良行为坚决纠正,要订立规矩,并且严格执行。比如孩子到了商场,纠缠大人,赖着给她买玩具等东西,此时最还哦不要理他(它),即使这个时候撒泼也不要理;久而久之,使他们养成“该买的才买,不该买的坚决不买”等习惯。

    愿您今后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,不要一味迁就,要为他们的今后成长多想想,让他们学会如何去飞翔,飞得更高更远!钟阿姨:您说是不是这样的呢?


详情请登录以下网点查询:

贵州人才网www.12114job.com

遵义人才网www.zyrc.net

六盘水人才网www.lpsrc.com

毕节人才网www.12114rc.com

安顺人才网www.0853rc.com

黔南人才网www.0854job.com

黔东南人才网www.0855job.com

铜仁人才网www.0856job.com

黔西南人才网www.0859job.com
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毕节人才网 黔ICP备09003115号-1

地址:毕节人才市场 EMAIL:795955362@qq.com

Powered by PHPYun.

用微信扫一扫